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利益衡量(下)

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利益衡量(下)

时间:2024-03-1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62

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解决途径之提出

权利本质的分析

知识产权的滥用是权利行使方式上的失当,因此,我们应该从分析权利的本质入手,寻求法律对此问题的解决途径。关于民事权利的本质,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利益说和力量说。

利益说认为权利的本质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即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因此权利无非是法律保护的利益。但是,利益说也受到批评,认为它将权利与权利所保护的利益混为一谈。

力量说认为,权利的本质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支配力,尤其是对于相对人的支配力。力量说分为意思力量说和法律力量说。意思力量说认为权利的本质是法律所确认的意思自由和意思支配力,而法律力量说认为法律赋予当事人享受特定利益的支配力。

利益说和力量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权利本质进行说明,二者各有千秋。将利益说和力量说结合起来的“法力说”更能全面地揭示权利的本质,也已成为权利本质的通说。

法律对不同利益关系的调整方式

不同利益关系的调整方式是不同的。对于静态关系,法律直接确认利益的归属,反映这种调整方式的权利,自然富于利益色彩。而对于动态利益关系,则通过意思自治原则,允许当事人依其意思去设定权利,故反映这类利益的请求权,其法律之力的特点自然比较突出。

简言之,权利背后蕴涵着主体的利益、法律为保护该利益而赋予权利一定的支配力,即利益与保护利益的力量相结合就构成了权利。

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解决途径

在知识产权人行使其权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利益衡量的分析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权利滥用”,并决定偏向哪一方的利益,从而寻求该方利益的法律救济途径。

依据对权利本质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要保护知识产权滥用之受害者的利益,就应该赋予此种利益以“力量”(即支配力),使受保护之利益与其支配力相结合,从而成为权利滥用之受害者应享有的权利。

然而,现行立法中并未设置知识产权滥用之受害者的这样一种权利,而只是单纯依靠反不正当竞争法、借助国家公权力的干预来约束和制裁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建议的法律解决途径

为了完善法律解决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模式,我们建议从民事权利体系本身入手,建立一个由“内部限制”和“外部限制”构成的知识产权滥用之法律解决途径。

内部限制

内部限制是指在民事权利体系中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之受害者设置“权利滥用禁止请求权”,即在知识产权法内部对受害者的利益进行救济,同时也限制权利滥用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

欧洲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实践表明,“在制止不正当行为中,有关市场参与人的个人控告不可或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发生,使得权利人与被许可人、从事相关技术开发的竞争对手、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由于知识产权人是对其垄断地位的违法利用,法律应当偏向后面这三类主体的利益。因此,作为知识产权滥用的受害者,他们的利益应该得到法律保护,并赋予这些利益以法律支配力。这样,权利滥用禁止请求权就应运而生。

可以说,为知识产权滥用之受害者设置该项请求权,正是利益衡量的结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外资企业对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条款的关注和担忧。文章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拥有明显的知识产权优势,可能因此受到反垄断法的关注。但反垄断法并非针对外资企业或其知识产权垄断地位,而是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只要不妨碍竞争,就不会

  •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及其注释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根据1994—1995两年计划编撰的。该示范法参考了题为

  • 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利益衡量(下)

    依据上文对权利本质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要保护知识产权滥用之受害者的利益,就应该赋予此种利益以“力量”,使受保护之利益与其支配力相结合,从而成为权利滥用之受害者应享有的权利。但是,就知识产权和反不正当竞争的现行立法而言,在民事权利体系中并未设置知识产

  • 关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不正当竞争若干问题探讨

    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与知识产权并没有联系,将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的媒介是《巴黎公约》,它对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与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时至今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

  • 反不正当竞争
  • 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存在哪些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