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个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已满1年但不足10年,他有权享受5天的年休假。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的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其工作时间应计入累计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只要职工能提供证据(如社保记录等)证明他的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年,他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
关于年休假,大多数公司在员工手册中都有详细规定。然而,公司在制定年休假相关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经过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该单位应在本年度内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括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1条规定,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计算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所谓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之前的12个月内,除去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如果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则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员工有1天未休年休假,那么公司需要支付该1天工资的3倍。但由于员工在当月已经正常发放了该1天的工资,所以当员工离职时,单位还需要支付2倍工资的差额,总计就是该1天的工资乘以3倍。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如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需遵循试用期相关的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是否可以申请补偿金的问题。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合法注册、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为累计工作时间。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在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带薪
年休假计算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全年应享受天数。《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X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