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 > 如何终止劳动合同

如何终止劳动合同

时间:2024-01-1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587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从狭义上讲,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都已经完全履行,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提出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广义的劳动合同终止包括劳动合同的解除。我们这里讲的劳动合同是狭义的。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依法终止:

1.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当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2. 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如果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了特定的终止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例如,如果职工与企业约定,经所在单位同意,职工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如果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录取,劳动合同即终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没有作出上述约定,职工考取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后,可以与企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 法律事实引起的终止

劳动合同还可以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终止,这些法律事实包括:

(1) 劳动者死亡:如果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即劳动者死亡,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终止。

(2) 企业撤销:如果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被撤销,职工由劳动主管部门另行分配,企业与职工原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

(3) 企业破产:如果企业根据《破产法(试行)》的规定宣告破产,表明企业已无法履行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只能终止劳动合同。

(4) 违法招工:如果用人单位在招工时违反法律、法规,徇私舞弊,非法招收职工,一经发现,必须进行清退,随之单位与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原告马某和张某与被告中国某银行汝南县支行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被告终止了二原告的合同工作,二原告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裁定后,面临无法执行的问题。法院认定原、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被告擅自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因仲裁裁决书中的被诉人中心分理处不具备

  • 公司被收购,员工的补偿权益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期满时,特定情形下应延长或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选择继续履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