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竞业限制 > 离职后竞业禁止协议有什么效力

离职后竞业禁止协议有什么效力

时间:2024-01-1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083

我国竞业禁止的法律法规

《公司法》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61条,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如果从事上述营业或活动,所得收入应归公司所有。另外,《公司法》第70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未经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同意,不得兼任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营组织的负责人。

《合伙法》规定

根据《合伙法》第30条和第71条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与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如果合伙人违反了这一规定,从事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或者与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商业银行法》规定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52条规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保险法》规定

根据《保险法》第124条第2款规定,经营人寿保险代理业务的保险代理人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

离职后的竞业禁止

我国法律目前只规定了在职时的竞业禁止,而对于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争议纠纷,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了解决这一日益增多的竞业禁止纠纷,一些地方出台了地方性法规,部分部门制定了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

例如,《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7条对竞业禁止作出了规定。此外,《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规定》、《珠海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都规定了竞业禁止,但仅限于技术秘密的保护。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

2002年5月生效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突破了技术秘密的局限,对竞业禁止做出了规定。根据该条例第16条规定,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范围仅限于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的业务。竞业限制的期限由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最长不得超过3年,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竞业限制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对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利进行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时间应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支付标准和形式可由当事人约定,若无约定,可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确定。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岗位与职责、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以及商业秘密保护。合同中详细说明了乙方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甲方的劳动保护和工作环境标准,以及劳动报酬的细节。同时,合同强调了劳动纪律和商业秘密保护的重

  • 一、一般员工签订竞业限制的有效性

    员工签订竞业限制的有效性,包括一般员工和高级职员的不同认定。对于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为了保护企业利益。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范围、地域、期限需双方约定,且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权利。

  • 竞业限制是否可以拒绝签订

    竞业限制是否可以拒绝签订,首先要明白是不是属于应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人员。竞业禁止的人员仅限于以下这些人,用人单位不得对普通员工随意约定竞业限制义务。法律上并没有强制要求员工必须签订,而是需要企业和员工协商进行签订,企业也无法强制要求员工签订。在竞业

  • 竞业禁止协议书的范本是怎样的
  • 竞业禁止协议发补偿金的对象和期限是什么
  • 竞业禁止协议的格式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