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竞业禁止协议一般与劳动合同同时签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禁止协议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被限制人员在离职后的竞业禁止期限内不得从事与原用人单位相同或相近的行业或自己开业从事相同业务。竞业禁止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应当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离职前月度平均工资的80%。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甲方的商业秘密及其合法权益,确保乙方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不与甲方竞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达成如下协议:
1. 在任职期间,乙方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与甲方同类的产品,不得自营与甲方同类的业务,不得为他人经营与甲方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同类的产品,不得为他人经营与甲方同类的业务。
2. 离职后的竞业禁止期限内,乙方不得在与甲方从事的行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内工作,不得自办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从事与甲方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的生产。
3. 乙方离职后应立即向甲方移交所有包含有商业秘密的文件、记录、信息等,不得以任何形式留存甲方的商业秘密信息,也不能再现、复制或传递给任何人。
4. 乙方离职后应每月20日前告知甲方其现住所地址、联系方法及工作情况,甲方有权核实乙方的情况。
竞业禁止期限内,甲方应按月向乙方支付竞业禁止补偿费,补偿费标准为离职前月度平均工资的80%。补偿费从离职次月开始按月支付,如乙方拒绝领取,甲方可以将补偿费提存。
乙方不履行竞业禁止义务的,应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额为乙方离开甲方上年度的薪酬总额的3倍。同时,乙方的违约行为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当赔偿甲方的损失,并归还甲方所获得的收益。
双方应以协商为主解决劳动争议,如无法协商解决,可向甲方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以上为竞业禁止协议的主要内容,具体协议可根据双方协商确定。
张某起诉黄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一案。黄某退股后仍从事物流经营业务,导致张某经济损失。经过庭审,法院判决黄某赔偿张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8万余元。竞业禁止义务指禁止相关人员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的业务或成立同类企业。黄某未遵守协议约定,违反了竞业禁止条款。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原告与被告之间劳动纠纷的仲裁裁决。裁定书中涉及了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竟业禁止条款的有效性争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以及违约金的裁定等内容。仲裁委员会认为《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中的部分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判定协议中的部分条款
用人单位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后,劳动者不得到竞业限制约定的企业工作,但可以到约定以外的企业工作。这是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基本要件。与只具有普通技能且未接触到单位商业秘密的雇员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原则上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