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薪过程中,首先应进行协商解决。在协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农民工不知所措时,可以拨打以下三个电话,咨询并获得维权帮助:
如果所在单位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以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必须由工会代表担任。
工会有责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农民工遭遇拖欠工资时,可以拨打工会“12351”维权热线,或前往工会帮扶中心、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工会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问题,或协调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解决问题。在需要打官司时,工会还会提供专业法律援助。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是一种途径。可以拨打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12333”热线,登录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或直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投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在,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开辟了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对欠薪争议案件优先受理、开庭,并及时裁决、结案。
在劳动纠纷案件中,有三种情况:
对于打不起官司的讨薪农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板和单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以便指派律师免费帮助打官司。申请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材料、经济困难的证明以及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此时双方关系为劳动争议。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前置程序,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做出后,在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未提起民事诉讼的,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如果引发诉讼,则需待判决生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