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如何认定

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如何认定

时间:2024-09-16 浏览:9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671

事业单位工作经历认定的相关内容

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定义

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指的是机关或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在职人员的工作经历。但不包括临时工、雇员、“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非机关或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的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的情形

根据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情形被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 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
  •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
  •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即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相关工作并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开始缴纳社会保险,也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的界定

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的界定如下:

  1.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报到之日算起。
  2. 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报到之日算起。
  3. 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4.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从报到之日算起。
  5. 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6.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
  7. 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事业单位性质

事业单位的定义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

企业单位的定义

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所谓"自负盈亏"意即自己承担亏损与盈利的后果,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企业单位分为国企和私企,国企属于国家所有,私企属于个人所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的分类

    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的分类及相应的管理规定。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事编制主要分为普通事业编制、工勤事业编制和挂靠事业单位的企业员工三类。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建立合同关系,对于旷工和考核不合格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处理规定。在新聘用工作人员时,应当面向

  • 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法律规定

    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包括调任和转任两种方式,并与国有企业及不参照该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交流。公务员交流应遵循优化配置、效益合理、服从组织及依法原则,旨在提高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并促进人才发展。

  •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包括国家公职人员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职人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和使用公有财产的人员等。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

  • 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进而使国家利益受损,将构成滥用职权罪,并面临相应处罚。对于徇私舞弊的管理人员,处罚更为

  • 全额事业单位工资计算方法
  • 公务员交流制度
  • 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和分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