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为了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适用本条例的对象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也适用本条例。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相关部门应支持、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
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经过考核或者考试录用,并持有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包括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检查用人单位的遵守情况,受理举报和投诉,纠正和查处违法行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询问有关人员,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收集证据,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以及采取其他调查、检查措施。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佩戴标志和出示证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对于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如责令支付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还可能构成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于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却有劳动用工行为的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进行查处取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必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进行监察。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检查由相关部门负责。本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委托招生合同的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生成果的确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展招生工作,乙方负责宣传、培训、考试等工作,双方需保密协议内容,并就招生成果的确认和报酬计算做出约定。合同为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一年,可续签,如有未尽事宜双方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在权威与效力方面的问题。劳动仲裁的裁决书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对劳动监察机关的处理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与监督实施,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统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负责就业、失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