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张*华是大华企业(化名)的一名合同制工人。该企业分营为**公司(化名)和**公司(化名),根据该企业《分营实施细则》的规定,张*华应被划归到**公司。然而,由于工作岗位的需要,分营后,张*华一直在**公司工作。
2010年3月,张*华突然接到**公司的辞退通知,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首先,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辞退;其次,在工作期间,**公司从未为她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失业的打击让她对于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
2010年4月,张*华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为其补缴拖欠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仲裁庭发现,张*华只与大华企业签订过劳动合同。分营后,**公司和**公司都未与张*华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分营实施细则规定,她应属于**公司,但却在**公司工作。
仲裁庭根据张*华提供的工作证、岗位牌、上岗资格证书、服务牌、监督卡等相关证据,确认了她与**公司的事实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为张*华补缴拖欠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在实际工作中,张*华的遭遇并非个例,许多法律意识不强的劳动者对签订劳动合同不重视,一旦出现工资不到位或工伤等纠纷,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市总工会法律援助律师王*云解释说,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双方都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那么法律是认可事实劳动关系的。事实劳动关系应当作为劳动关系被依法保护。
就本案而言,**公司是具有用人资格的单位,张*华是具有劳动能力,并在**公司参加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因此,尽管张*华与**公司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她事实上为**公司提供了劳动,**公司也同意且从中受益,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因此可以确认张*华与**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因此,王律师提醒广大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今后的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凭证。根据法律规定,事实劳动关系主要从以下方面确认: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关系存续期的认定及相关知识。劳动关系存续期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时间段,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和实际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时间段。认定劳动关系的两个基本尺度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的治理与被治理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基本的劳动前提,如劳
我国法律对于单位代发工资是否构成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规定。工资支付凭证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同时,探讨了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包括口头协议、未签订合同等情形。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环节。
委托招生合同的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生成果的确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展招生工作,乙方负责宣传、培训、考试等工作,双方需保密协议内容,并就招生成果的确认和报酬计算做出约定。合同为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一年,可续签,如有未尽事宜双方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处理,介绍了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大标准。即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管理和被管理、指挥和被指挥、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以及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并获取劳动报酬,就可以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同时,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