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萍在入职时与公司进行了口头约定,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等,但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1个月后,公司决定解雇小萍,小萍提出公司应支付她工作期间的二倍工资,因为公司未与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因为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只要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就必须支付二倍工资,与是否发放工作证无关。工作证只是表示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的证件,不能反映和确定该人与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也不具备劳动合同所应有的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工作证只是用于证明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的证件,无法反映和确定该人与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也无法提供劳动合同所应有的内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第2项规定,将工作证作为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参照凭证之一,但并未将工作证作为合同依据之一,也未将工作证视为书面劳动合同的具体体现。
因此,由于公司只是向小萍发放了工作证并口头约定了相关事项,而没有以书面形式达成真正的劳动合同,公司必须承担向小萍支付二倍工资的责任。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包括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延续的劳动关系以及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等情况。同时,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符合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劳动是业务组成部分等情形,劳动关
单位员工调岗的法律规定和条件。调岗情形包括双方协商、员工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和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等。为保证调岗合法性,应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需考虑工作岗位调整是否实际履行一个月以上。调岗条件包括劳动合同中的明文规定、劳
委托招生合同的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生成果的确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展招生工作,乙方负责宣传、培训、考试等工作,双方需保密协议内容,并就招生成果的确认和报酬计算做出约定。合同为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一年,可续签,如有未尽事宜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