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及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非全日制劳动者同样享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包括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护等规定,也包括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同样享有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非全日制用工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工资标准按双方约定支付,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用人单位为其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支付工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全日制用工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超过这一时间的工作属于额外劳动,用工单位需支付加班工资。累计工时每周超过24小时则属于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除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
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然而,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只需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其他社会保险费用不是必须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
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教师岗位的聘任、聘期、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业秘密、工作纪律及奖惩办法等方面。合同中规定了对乙方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调整、请假、教学要求等内容,同时也明确了甲方的管理和奖励制度。合同
劳务派遣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两个案例,具体阐述了劳务派遣中的医疗费用赔偿和侵权责任问题,并给出了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法。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应共同承担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劳动者受伤时,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后,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一般是不会有加班工资的,但调休要安排同等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是不可以补休的,要按规定支付三倍的工资,不支付三倍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2001年之后,基本上每年国务院办公厅都会发通知,将每年的放假调休日期告知国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