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及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非全日制劳动者同样享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包括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护等规定,也包括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同样享有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非全日制用工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工资标准按双方约定支付,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用人单位为其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支付工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全日制用工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超过这一时间的工作属于额外劳动,用工单位需支付加班工资。累计工时每周超过24小时则属于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除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
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然而,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只需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其他社会保险费用不是必须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关于主体工程劳务分包的规定。总承包单位可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主体工程除外。总承包单位负责主体结构的施工,劳务分包无需经过发包人同意,但需要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且总承包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强
实习期的性质以及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习期的大学生不被视为劳动者,因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围绕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建立展开。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根据合同期限而定。工作内容部分包括岗位工作、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等。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部分包括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是不可以补休的,要按规定支付三倍的工资,不支付三倍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2001年之后,基本上每年国务院办公厅都会发通知,将每年的放假调休日期告知国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