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约定的日期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且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劳动监察大队在收到投诉后,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一百。
劳动者可以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仍想维持劳动关系,也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情况下,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还需要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甲方与乙方关于成人教育脱产学习的合作协议。甲方为乙方提供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乙方需满足报考条件并遵守学校规定,完成学业后获得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甲方还设奖学金鼓励委培生努力学习,并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义务、费用、退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