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 > 哪些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

哪些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

时间:2020-05-25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4948
在试用期的时候单位为了规范员工的言行,会跟员工拟定好相关的约定,一些人对单位拟定的试用期约定觉得条件过于苛刻了,并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或的规定,那么,哪些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手心律师网内容。

哪些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期限关系的条款: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1、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1)双方订立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双方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或形成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

(3)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

2、试用期不成立的情形:

(1)劳动合同中仅约定试用期的;

(2)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两次试用期的,后试用期条款不成立。

试用期期限能否延长

用人单位在已经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情况下能否单方延长试用期呢?试用期的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超过法定的试用期上限。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确定试用期的上限,超过的部分无效。

第二,在法定试用期可以延长的范围内,用人单位可以在经过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为何不能单方延长试用期呢?原因是试用期条款也属于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除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外,还不能单方随意变更,这也是劳动合同所应当具备的稳定性。

当然,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出现重大事项,例如生病或者发生事故导致长期接受治疗而使得用人单位无法利用试用期对其劳动能力进行考察的话,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延长试用期,劳动者应当予以配合和理解。但已经经过的试用期期限仍然正常计算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而并非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

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如约定制造冰毒、假钞等。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3、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协议基于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根据不同的原因,甲方决定终止与乙方的合同。原因包括合同到期、试用期不符合条件、违反规章制度等。同时,甲方按照劳动法规和合同约定,对经济补偿金做出决定。文章还涉及合同的终止通知和办理手续等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相关风险提示。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期限的三种形式、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方面的规定。同时,文章特别提示了试用期的相关规定和风险,包括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的限制以及违法约定的试用期所需承担的责任。

  • 劳动工伤申报期限是多久

    劳动工伤的申报期限。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规定期限内直接申请。此外,劳动合同有限期限最长可根据不同情况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签了合同辞职要赔钱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辞职时未提前30天或试用期未提前3天提出申请,并且擅自辞职,同时给单位造成实际经济损失,劳动者需要进行赔偿。另外,如果劳动者在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有偿专业技术培训后,未满足双方约定的服务期就提出辞职,也需

  • 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 试用期辞职需赔偿培训费吗
  • 休产假期间公司倒闭,员工的赔偿权益如何保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