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进行考核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解的阶段。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为了防止滥用试用期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限制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的长度应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应确定:
然而,根据张-莹的情况来看,公司在期限仅为两年的合同中规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超出了法律允许的一个月;而在正式订合同时又变成了六个月的试用期,同样违法;如果在期限满后又延长试用期,那就是更加随心所欲的违法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与之前劳动合同不同,那么用人单位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同样地,如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被同一用人单位重新招聘录用,因原劳动合同已经解除,用人单位也可以与劳动者重新约定试用期。在劳务派遣中,如果实际用工单位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公司,而劳务派遣公司又将该劳动者派遣至其他实际用工单位工作,新的实际用工单位可以与该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时应采用书面形式。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试用期结束后,如果劳动者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与员工重复约定试用期。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协议基于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根据不同的原因,甲方决定终止与乙方的合同。原因包括合同到期、试用期不符合条件、违反规章制度等。同时,甲方按照劳动法规和合同约定,对经济补偿金做出决定。文章还涉及合同的终止通知和办理手续等
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相关风险提示。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期限的三种形式、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方面的规定。同时,文章特别提示了试用期的相关规定和风险,包括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的限制以及违法约定的试用期所需承担的责任。
劳动工伤的申报期限。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规定期限内直接申请。此外,劳动合同有限期限最长可根据不同情况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辞职时未提前30天或试用期未提前3天提出申请,并且擅自辞职,同时给单位造成实际经济损失,劳动者需要进行赔偿。另外,如果劳动者在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有偿专业技术培训后,未满足双方约定的服务期就提出辞职,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