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的一部分。如果劳动合同只约定了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则试用期不成立,合同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5. 劳动者因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6.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8. 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试用期的约定必须是双方自愿协商一致,不能强迫规定。
2. 约定试用期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的同时进行,不能在合同已签订后再单方规定试用期。
3. 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先试用不签订劳动合同,待试用期满后再签劳动合同。
4. 约定的试用期必须有期限,且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合同期不满半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周;合同期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根据以上规定,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劳动者不符合岗位要求,不能胜任工作。同时,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也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甲方与乙方关于成人教育脱产学习的合作协议。甲方为乙方提供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乙方需满足报考条件并遵守学校规定,完成学业后获得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甲方还设奖学金鼓励委培生努力学习,并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义务、费用、退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