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也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试用期离职时,劳动者是有权获得工资的,这一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当支付离职员工试用期内工作的5天工资。然而,这笔工资应当在下个月的工资发放时支付给员工。如果公司财务部门可以直接支付现金,也可以在员工的工资单上签字。
试用期离职工资的计算应当根据劳动者正常出勤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月实际工资 = 月工资 ÷ 21.75 × 实际出勤天数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3倍
1、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如果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如果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因此,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公式如下:
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 8小时)
其中,月计薪天数 = (365天 - 104天) ÷ 12月 = 21.75天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试用期约定需遵循六点规定,包括协商约定、期限限制、计算方式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试用期工资的问题。试用期工资需根据劳动合同来确定,合同中有约定就有有效益工资。试用期的时间长短和次数限制因劳动合同期限而异。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包括完成一定任务的合同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单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
试用期前七天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办理离职。最低工资制度是法定最低标准条款,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对违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企业,劳动者本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