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处理方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月,劳动者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协商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工资拖欠的问题。双方可以就拖欠的工资金额、支付方式、时间等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也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要求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拖欠工资劳动仲裁程序
1、通知当事人
仲裁庭在劳动争议案件开庭前4日,应向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通知包括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当事人收到通知后,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自行退庭,申诉人将被视为撤诉,被诉人将被作出缺席裁决。
2、先行调解
仲裁庭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先行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应及时进行仲裁。如果经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将制作仲裁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后送达当事人。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以及当事人拒绝接受调解书,仲裁庭应及时进行仲裁。
3、开庭裁决
仲裁庭在开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书记员核实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和相关人员是否出庭,宣布仲裁庭纪律;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听取申诉人和被诉人的答辩;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询问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对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案件,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仲裁庭复庭,宣布裁决;对需要作结论或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延期裁决。
4、制作仲裁裁决书
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后,应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仲裁庭当庭裁决,应在裁决作出后7日内发送裁决书;如果定期另行裁决,应当当庭发给裁决书。
5、仲裁期限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如果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