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工资数额,应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多项,应将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计算基数,不能单独以其中一项作为基数。
2. 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约定不明确,应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实际工资包括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具体包括工资总额的各个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在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时,应扣除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不列入计算范围。
3. 在确定职工的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进行折算。
4.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的情况,应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5. 如果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应以当地的日或时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进行计算。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辞退员工应按照其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补偿。如果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补偿金额。对于工作不满12个月的员工,补偿金
计件工资是根据劳动数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和支付的工资。无论是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还是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需要按照最低工资规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