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上班十多天后辞职是有工资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当劳动合同被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当天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如果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仲裁裁决被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劳动者加入用人单位,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此外,用人单位还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实际工作天数发放工资,并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清结清。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劳动者上班10天辞职有工资。根据我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具有法定理由,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不需要说明理由的,这是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