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离职后公司需要去人社局办理什么手续
时间:2023-12-27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社局是办理档案、购买社保等等的专门机构,有些公司的人员存在调动、离职方面的情况,在员工离职之后单位也应该要去人社局办理相关的手续,那么,人员离职后,公司需要去人社局办理什么手续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离职员工的社会保险手续办理
养老保险
离职员工的养老保险有个人账户,账号即为身份证号码。离职后,可以选择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 停止交费,导致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然而,只要中断时间不长,对今后的影响不大。
- 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将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不过,这样个人负担较重,不太合算。
- 如果到外地谋职,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只要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可以继续在退休前享受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离职员工的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处理方式基本与养老保险相同。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但目前还不能转移。不过,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转移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可以实施。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这些保险没有个人账户,离职后保险自动解除。然而,只要失业保险缴费满一年且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员工离职工资的结算
如果劳动者因违法或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需要承担责任。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
- 赔偿只计算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
- 具体的赔偿项目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赔偿。
- 关于违约责任,需要注意劳动合同法中对违约责任范围的限制:仅限于专项培训费的服务期条款、保密义务、竞业限制。而且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仅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23条、第24条、第25条。
- 根据过去的规定,如果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补偿损失,扣发的工资不得超过工资额的20%,且余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然而,由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废止,该规定不再适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及提前离职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及提前离职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也可解除合同。不办理离职手续可能导致工资无法领取、保险费用被扣、失业金受影响及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等后果。
-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解读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解读。劳动者有权在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实际案例中,小刘因个人原因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并办理离职手续,但遭遇公司拒绝支付工资的问题。法条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决方
-
正式员工离职手续办理流程
正式员工离职手续办理的具体流程。员工需提前一个月提交辞职申请并进行工作交接,涉及保险清算、工资结算及解除劳动合同等步骤。试用期员工离职手续相对简单,需提前三天提交申请。其他形式的离职,如合同到期,无需提前提交申请,正常办理交接即可。同时,文章还提到了
-
擅自离职的法律后果及处理程序
擅自离职的法律后果及处理程序。擅自离职定义为员工未经批准或未履行手续擅自离开单位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赔偿责任。员工离职必须按照不同职级的要求进行离职周期的安排,离职手续办理和交接需以书面文件资料存档的形式进行。离职交接包括技术资料、客
-
员工辞职所需提交的材料
-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法律效力及权利义务关系
-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