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辞职需要哪些手续及注意事项

辞职需要哪些手续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4-11-25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042

辞职手续及注意事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辞职通知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即辞职。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辞职时需注意的事项

劳动者在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通知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并保留副本。建议要求单位签收通知。如果单位不签收,则可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再向单位邮寄一份通知。2. 在通知期内,劳动者必须正常上班,不能旷工。3. 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并保留交接清单。

解雇员工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雇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单方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5.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雇条件(基于客观原因)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无主观过错,但基于某些客观原因,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以下情况适用: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若满足以下情况之一: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后,仍需裁减人员;4.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在实行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报告给劳动行政部门。

不得解雇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不得解雇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然而,即使存在上述六种情形,若劳动者同时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受上述限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员工被迫辞职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被迫辞职的情形包括被暴力威胁、不支付工资等。辞职流程需填报《辞职申请表》,获得批准后办理离职手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涉及年限计算标准、不再限定补偿年限、工

  • 员工离职类型及法律规定

    员工离职的不同类型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自请辞职、解雇离职、符合劳动合同终止情形离职等类型的离职,以及离职交接手续和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对于各种离职类型,都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员工在离职时需遵守的程序和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 劳动纠纷的常见情形

    劳动纠纷的常见情形。首先介绍了因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行为产生的劳动纠纷,如开除、除名、辞退、辞职和自动离职等。接着阐述了因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纠纷,包括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纠纷。了解这些情形有助于解决劳动纠纷。

  • 高校人事代理合同期末到可以辞职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

  • 离职多年后档案在哪里
  • 调动与辞职有什么区别
  •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