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的员工被解雇,有哪些法律保障
时间:2024-10-12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非全日制用工员工解雇的法律保障
劳动合同法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根据《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应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如果劳动合同中未约定提前通知期,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劳动合同。如果双方约定了违约责任,按照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
陈女士的情况
陈女士今年45岁,由于原工作的国企改制而下岗。近两年她重新就业,分别与A首饰公司和B服装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采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担任清洁工作。A首饰公司的上班时间为8时至12时,B服装公司的上班时间为14时至18时。
解雇与补偿要求
今年年初,B服装公司因产业调整取消了后勤部门,包括保洁部、餐饮部和保卫部。因此,B服装公司与陈女士终止了劳动关系。陈女士理解B服装公司的解雇决定,但她主张在B服装公司工作了两年,应该获得两个月的工龄工资作为补偿。然而,B服装公司拒绝了陈女士的请求。
律师解析
针对陈女士的情况,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员工在解雇后是否有权获得经济补偿,与全日制员工是否相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单独规定的特殊性,该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工资标准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根据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因此,在本案中,陈女士与A和B公司同时建立劳动关系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根据第七十一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里的"随时终止"包括合同到期终止和合同未到期终止。因此,在本案中,B公司有权随时终止与陈女士的劳动关系,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据了解,非全日制用工是灵活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劳动用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法律允许非全日制用工采取口头协议,但为了管理需要和避免纠纷,建议用人单位即使与劳动者实行非全日制用工,也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从事非全日制工作时,应当在录用后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以避免事后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兼职是否适用劳动法
兼职的法律地位及其是否适用劳动法的问题。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只有当工作符合一定的劳动关系判断标准,如从属性、人身性和有偿性,才受到劳动法的保护。此外,特定人群如未毕业大学生、实习生和
-
非全日制用工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问题。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非全日制劳动者享有包括休息休假权在内的劳动者权益。非全日制用工特征包括工资计算周期、带薪年休假、加班工资支付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支付等方面的不同规定。各地地方
-
非正式工辞职流程
非正式工的辞职流程。非正式工需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随时通知终止。公司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考虑多种情况,如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造成重大损害等。员工有过错时,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支付补偿金。
-
兼职连做七天不做完无薪资合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做兼职边做七天无报酬肯定是不合法的,做兼职是属于雇佣关系,雇主不支付报酬的,兼职人员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超过上述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建议正式劳动关系,不得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吗
-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书是如何的
-
劳务派遣要求员工签订非全日制的用工合同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