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时效中止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时效中止

时间:2024-05-3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861

仲裁时效中止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仲裁时效的中止是由于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而发生的。仲裁时效中止的事由应是客观的、无法预知的客观障碍,阻碍了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这些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其他正当理由。

不可抗力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特大自然灾害、地震等情况都属于不可抗力。

其他正当理由

除了不可抗力外,其他正当理由也可以导致仲裁时效中止。例如,当权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无法有法定代理人时,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已经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也会导致仲裁时效中止。

仲裁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

当发生仲裁时效中止时,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仍然有效。唯一的区别是,仲裁时效中止的时间不计入仲裁时效期间,而是将时效中止前后时效进行的时间合并计算仲裁时效期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年时效期间以及中断和终止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内的特殊规定和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也有详细说明。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 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的经济补偿方式
  •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的概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