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板携款潜逃,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求助,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劳动保障局,下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第二、第三款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有权检查用人单位是否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举报和投诉。根据第十一条第六款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可以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进行监察。因此,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无需费力寻找用人单位负责人,因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通常能够找到他们,并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
农民工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通常为200-300元,如果农民工胜诉,全部费用由被告承担。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农民工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的15天内到法院起诉。农民工要求支付工资必须有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农民工必须搜集在该公司或工地工作的证据,以及公司或工地没有支付工资的证据等。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农民工可能面临败诉的法律后果。只有充足的证据,当事人的主张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此外,根据国家规定,仲裁或诉讼时,农民工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农民工还可以寻求电视台等媒体的帮助。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防止方法。包括加强工资发放监督、严格执行工资维稳机制、创新工资维稳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民工维权能力、联合司法部门惩处恶意违法者以及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等措施。旨在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