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年过年的时候,总会看到“某某农民工讨薪失败”,“某某地被农民工团体围的水泄不通”,他们拉的横幅上写的是“还我血汗钱”.......
近些年,在刑法中,欠工资入了刑,这也预示着国家加大了对拖欠工资的打击力度。但是对于农民工团体,尤其是餐饮和建筑行业,情况还是不太乐观。
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工作生涯中也遇到过农民工讨薪的纠纷,以下就从法律的角度帮广大农民工朋友分析分析,支支招。
1、就当前社会实情而言,很多农民工出外工作,都是经由熟人介绍,靠的是熟人之间的信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工并不会签任何的书面合同。
2、农民工工作的时候并不会打卡,也没有工作服,发工资时,大多是以现金发放。
3、农民工工作的地方,一般是私人包工头承包的项目,而私人包工头自身资金少,承担风险的能力低。
4、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且对律师存在偏见(这一点有律师行业的原因,这不做辩驳),造成出现欠薪问题,但还是不愿意寻求法律的帮助。
5、想要找相关部门处理,但是投诉无门。
总结来说,以上第1、2小点造成了农民工走法律程序维权证据难以取得的问题;第3点造成就算农民工走完了法律程序且胜诉,但还是难以足额获得赔偿的问题;至于第4点,这一点直接导致很多农民工用了错误且偏激的方法讨薪,要么拿不到血汗钱,要么造成了更严重的法律后果;第5点是因为国家各部门按程序办事,农民工找不到正确投诉部门或者证据材料提交不完整,自然处理无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小小的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对农民工朋友有所帮助。
1、
2、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要理智应对,不要采取“暴力讨薪”等危险行为。
3、寻求
(1)、向劳动部门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督促欠薪者履行;
(2)、通过劳动仲裁部门快速劳动仲裁或调解;(工作地当地劳动局)
(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小额案件审理;
(4)、向建设部门反映,因为一般建设工程都有农民工保证金,政府可以先行支付。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总承包单位及时处理,并向项目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报告情况。建设单位应当以项目为单位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拖欠预防机制,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加强劳动用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