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逾期未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以下是适用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的条件:
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支付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逾期未支付。
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根据上述条件,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能直接通过仲裁或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加付赔偿金,而是应通过行政救济途径主张该权利。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包括: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但劳动者不愿意续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且未造成失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由于劳动者的过失,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首先,劳务可以与单位协商解决欠薪问题。其次,如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此外,文章还涉及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以及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赔偿金。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结清所有报酬和补偿金。赔偿金计算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而定。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不属于工资范围的一些费用。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