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异议申请: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时,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后30日内,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2. 首次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3. 再鉴定申请: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后15日内,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4. 最终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为最终鉴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除了诊断和鉴定机构外,还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机构的支持和配合。
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诊断的举证义务时,需要该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交诊断与鉴定所需的材料。同时,在协助取证方面,诊断机构也需要该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例如提请该部门组织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2.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诊断所需的证据材料存在异议时,需要该委员会进行判定或裁定。
3. 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劳动者和有关机构还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在进行首次鉴定时,原诊断机构需提供职业病诊断时的相关材料;进行再鉴定时,首次鉴定的机构需提供首次鉴定时的相关材料。
职业病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分级系列包括一系列极度严重的身体损伤情况,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严重丧失、重度运动障碍等。同时,文章也涵盖了不同系统受损的情况,如肺部、肝脏、肾脏等。分级细致,涵盖了多种可能出现的伤残情况。
疑似职业病离职时的赔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有权利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包括医疗、生活、工伤等方面的保障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及时安排诊断,承担相关费用,并遵守法律要求不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职业病的民事赔偿标准包括多种费用,由工伤保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等方面的详细内容。赔偿标准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其中包括偏瘫、截瘫、单足全肌瘫肌力等多种情况。文章还提到了相关部门严格的审查与赔偿流程,并推荐了律师在线咨询服
我国职业病发病严峻,应及早防治。本文提供了职业病鉴定的程序内容。流程包括: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职业病鉴定申请书》→鉴定办事机构出具《职业病鉴定资料提交通知书》→提交所需资料或书面陈述→协商鉴定缴费事宜→发给《职业病鉴定受理通知书》→抽取鉴定专家→开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