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 > 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

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06-28 浏览:1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462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由于从事工作所面临的工作环境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工作环境噪声太大,导致自己的听力受损,而患上一定程度的职业病。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到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 

职业性噪声聋的鉴定标准

根据职业性噪声聋的程度,职业病鉴定将其分为不同等级。

10级

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

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

8级

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7级

双耳听力损失≥56db。

6级

双耳听力损失≥71db。

5级

双耳听力损失≥81db。

4级

双耳听力损失≥91db。

职业性噪声聋的定义

噪声性耳聋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导致的进行性感音性耳聋。早期症状包括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能力逐渐减弱,最终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不仅会损害听觉,还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等问题,影响胃部的蠕动和分泌功能。

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所需材料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要提交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以及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文件。职业史证明应包括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工种、工龄、接触噪声的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信息。

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劳动者和相关机构也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关资料的情况

在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诊断、鉴定机构应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做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职业史证明,可以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作为佐证。劳动关系证明可以包括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以及用人单位认可的其他材料。

对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已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否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提供能够证明劳动用工关系的资料,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等;能够表明劳动者身份的资料,如身份证、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用工招用关系的资料,如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分级系列包括一系列极度严重的身体损伤情况,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严重丧失、重度运动障碍等。同时,文章也涵盖了不同系统受损的情况,如肺部、肝脏、肾脏等。分级细致,涵盖了多种可能出现的伤残情况。

  • 小时工加班费问题的法律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 医护员工被裁员后的维权途径

    医护员工被裁员后的维权途径。文中详细介绍了经济性裁员的补偿要求和补偿标准。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应向被裁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协商不一致单方面解除则构成违法解除。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裁员时的优先保留人员以及

  • 公司解散员工的赔偿问题

    公司解散员工时的赔偿问题。用人单位自行解散导致劳动关系终止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按工作年数及平均工资确定。对于高薪员工,补偿有封顶限制,最多补偿十二个月。同时,法律对用人单位存在侵权行为时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 疑似职业病离职可要求赔偿吗?
  • 企业裁员报告要求
  •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