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 > 身处职业病观察期间 员工起诉公司付工资

身处职业病观察期间 员工起诉公司付工资

时间:2024-09-0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576

员工疑似职业病期间公司是否应支付工资及医疗费的争议

案件背景

2010年1月15日,刘先生入职海沧某石料公司,从事风钻等工作。然而,2010年3月25日,刘先生感觉身体不适离开公司,并在2010年3月29日获得医院出具的“尘肺1期”的初步诊断。2011年6月14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认定刘先生属于职业病观察对象,并建议他在一年后进行复查。

由于公司不愿支付刘先生离职后的工资及医疗费,双方产生了纠纷。经过劳动仲裁和两审,法院判决公司应支付刘先生自2010年3月26日至2011年6月14日的工资,并支付其医疗费。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2012年6月25日,刘先生再次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次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结论仍然是刘先生属于职业病观察对象,并建议他一年后再次复查。因此,刘先生于2012年7月24日向海沧区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他2011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4日的工资。由于双方对劳动仲裁裁决均不满意,他们分别向海沧法院提起诉讼。

双方争议

刘先生认为,他应该享受职业病待遇,因为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劳动关系应该延续到观察期满,双方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公司应继续支付他在疑似职业病期间的工资。

公司认为,双方的劳动关系仅延续到2011年6月14日,之后双方依法解除了劳动关系,刘先生没有理由要求公司支付2011年6月15日以后的劳动报酬。

法院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海沧某石料公司支付刘先生医疗费372元及其2011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4日的工资2.58万余元。

法官解释

观察期内能否享受职业病待遇是本案的争议焦点。观察期间并非法律概念,对于职业病而言,法律仅规定了确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原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并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同时,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根据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可以判断刘先生是疑似职业病的观察对象。因此,用人单位应支付刘先生在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及医疗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在诊断、观察期间,工资标准依据诊断结果确定。劳动者未患职业病时,应保证其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若确诊为职业病,观察诊断期间应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用人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起点在不同情况下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在不同情况下的量刑起点和相关规定。包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一人重伤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一人重伤的情况,并详细解释了量刑起点的确定依据。在确定量刑起点后,还需考虑伤害后果、伤残等级等犯罪事实对刑罚量的影响。

  • 导读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

  • 公司解散员工的赔偿问题

    公司解散员工时的赔偿问题。用人单位自行解散导致劳动关系终止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按工作年数及平均工资确定。对于高薪员工,补偿有封顶限制,最多补偿十二个月。同时,法律对用人单位存在侵权行为时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 自动离职前得了职业病可主张赔偿吗
  • 自动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除?
  • 融资公司倒闭员工会被抓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