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和省级规定,女职工在生育或流产时享受产假。女职工生育的产假为90天,如果是剖腹产则增加15天。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而对于晚育的女职工,增加60天产假。对于怀孕不满2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产假为15天;怀孕2个月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30天;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
在规定的产假期间,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的计算公式为:生育津贴 = 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缴费工资基数 / 30 * 享受产假天数。生育津贴的发放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度平均缴费工资基数来计算。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也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于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女职工,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减轻其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并应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对于难产的女职工,增加15天产假。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具体的产假时间可以根据各地各行业的规定或由所在单位酌情考虑。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对于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的哺乳时间。
丈夫休护理假的时间根据晚育和所在省份的规定而定。根据大多数省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理条例》,晚育者的丈夫可以休护理假,一般为7到10天左右。有些地方如河南省甚至可以长达一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晚婚晚育的公民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其他福利待遇。具体的晚育者产假规定因地而异,需要参照所在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被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等解除或变相解除劳动合同。如遭遇此类情况,女职工有权要求补偿,并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对于未婚先孕被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也不得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时,单位应根据医院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根据劳动部的通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期间工资照发。在北京,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怀孕不满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以及连续工作满15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规定,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否则用人单位
生育险的报销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生育津贴的计算公式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假期天数。生育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医院定额结算。其他补贴和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社保参保需要携带个人社保卡和身份证,到所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