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特殊工种 > 女生产期企业需交生育险吗

女生产期企业需交生育险吗

时间:2024-12-0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13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女性职工在生孩子的时候,可以申请生育保险报销相关的费用,而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购买的,那么女生产期企业要不要交生育险?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女性在生育期间是否需要缴纳生育险?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女性员工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她们的工资。因此,生育险等社会保险仍然需要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不需要缴纳生育保险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未就业的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以下几项:

1. 生育的医疗费用

2. 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生育津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职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1. 女职工生育并享受产假

2. 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的发放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生育保险的保险范围

1. 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如下:

- 妊娠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

- 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 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

- 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的计发基数是根据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确定。

2. 生育营养补贴和围产保健补贴,符合享受国家规定90天以上产假的生育女职工可享受生育营养补贴300元和围产保健补贴700元。

3. 一次性生育补贴,原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失业后,在领取失业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时,可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补贴为400元,顺产补贴为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补贴为4000元。对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第一胎时,可享受50%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4. 生育津贴补偿到单位,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本人基本工资、奖金及福利费由单位照发。

5. 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因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皮埋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结付范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有哪些

    国家对于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得招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招录必须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加以保护。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立法和监察、管理与宣传、安全技

  • 特殊工种每月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特殊工种的法律规定、工作时长及类别等。虽然国家没有针对特殊工种设定特定的每月工作时间,但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特殊工种包括电工、焊接工、起重机械作业等共十七大类。这些工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也有所不同,特别是

  • 特殊工种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区别

    特殊工种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区别。特殊工种涉及容易发生事故且危害严重的岗位,其范围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确定。特种作业人员则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证件,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起重机械作业等。目前尚无法在网上查询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信息。

  • 煤矿行业特殊工种的分类

    煤矿行业特殊工种的分类。根据相关规定,这些特殊工种包括煤矿井下电工作业、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等十类。每类工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适用范围,如煤矿采煤机操作作业负责操作采煤机进行落煤、装煤工作,煤矿探放水作业则负责煤矿的探放水工作等。这些特殊工种在煤矿行业中

  • 产假期发工资吗
  • 生孩子报销吗
  • 女生产期企业需交生育险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