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也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因此,如果女职工在哺乳期内被要求加班,她有权明确拒绝,并且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理由克扣她的奖金或工资福利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其他条件为要挟强制要求哺乳期内的女职工加班,女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应当享受以下待遇:
1. 生育津贴:根据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得出。
2. 生育医疗费用:由社保基金支付。
3.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由社保基金支付。
4. 国家规定的其他费用:由社保基金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生育津贴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但由于计算方法的限制,津贴数额可能低于女职工的实际工资。因此,如果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在这种情况下,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应当享受以下待遇:
1. 工资照发: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且应按照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
2. 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女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这些费用。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在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为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社保基金报销医疗费用并发放生育津贴;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事实上,劳动关系中员工是有权利拒绝加班的,员工拒绝加班后,用人单位绝对不可以追究违约责任,也不能因此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违反竞业限制和
二是与安排加班的员工协商。如果企业未经协商,强迫员工加班加点,员工则有权对此加以拒绝;用人单位如果有加班需求要同时满足上述三种条件,如不符合三种条件,员工有权拒绝加班。第九条规定,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首先女职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是不允许安排其加班的。所以如果女职工碰到用人单位要求其在哺乳期内加班时,可以明确提出拒绝,用人单位也不得以此为理由克扣女职工的奖金或工资福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其他条件为要挟强制要求哺乳期内的女职工加班,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