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劳动者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公司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比例不得超过工资的20%。此外,发放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因此,扣除全部工资是不合法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由于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剩余的工资部分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剩余部分。
如果公司没有正当理由克扣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用人单位一般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但在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如果劳动者由于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剩余的工资部分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剩余部分。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