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但并非入职必须要约定的。
在约定试用期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得超出以下标准:
如果约定的试用期超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时间,超过的部分将被视为无效。如果在超过法定试用期限后仍然维持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要求按照正式劳动合同期的标准获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按试用期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如果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换言之,对于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情况,用人单位除了应按照约定的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外,还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转正”后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举例来说,如果小王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50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6000元。如果该试用期已经履行了5个月,那么用人单位应从第三个月开始,按照6000元的标准每月向小王支付赔偿金18000元(6000元×3个月)。该赔偿金不包含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的工资25000元(5000元×5个月)。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及辞职实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不同的试用期时长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表现,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习员工因缺乏成就感等原因提出辞职时,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合法性问题,明确指出这一行为违法劳动法规。同时详细解释了试用期主动离职的工资支付问题以及劳动者要求支付工资的途径。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