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般和哪些员工签保密协议
时间:2024-10-2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单位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的法律规定
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
根据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六条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与本单位的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可能了解技术秘密的人员或业务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与企业签订保密合同的员工范围
一般来说,与企业签订保密合同的员工包括以下几类人员:1. 高级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这些员工要么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要么担任企业的重要管理职位,掌握着企业的重要经营信息。因此,他们是签订保密协议的主要对象。2. 一般技术支持人员和关键岗位的技术工人:虽然他们不是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他们有可能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因此也有必要与他们签订保密协议。3. 市场计划、销售人员:这些人员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实施者,了解企业的营销计划和客户名单。因此,企业也会与他们签订保密协议。4. 财会人员、秘书人员、保安人员等:由于他们的岗位特殊性,他们有可能了解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不与他们签订保密协议,他们很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签订保密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规范签订制度
首先,应依法签订企业内部的《保密合同》并明确签订保密合同的人员范围。只有企业内部担任重要工作岗位的职工,如高级管理人员、从事企业内部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和企业中的销售人员,才需要签订保密合同。其次,合同内容应完备,明确规定本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最后,在签订保密合同后,应经劳动行政部门鉴证。
平等协商原则
保密合同应按照平等协商、合情合理的原则进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签订保密合同的形式,要求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遵守竞业禁止的约定,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也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一定期限内采取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的脱密措施。在职工遵守竞业禁止约定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这不仅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和保密合同生效的必备前提,而且补偿的额度也应合情合理。用人单位应根据职工在岗工资待遇、商业秘密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的多少,按比例灵活确定。但用人单位支付职工的经济补偿每月不能低于当地最低生活费的标准。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需要签订保密合同的职工,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职工应认真阅读保密合同的条款,并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对不平等条款的异议。盲目签订保密合同将导致不利后果,因此仔细审阅是十分重要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薪资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职位、薪资收入等详细信息,并作为信用调查、贷款和信用卡额度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虚开收入证明会带来风险,如银行起诉企业和产生劳动纠纷等。因此,在提供薪资证明时应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
竞业限制协议未盖公章有效吗
员工不愿签署《竞业限制协议书》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情形。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保密岗位也就不存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书》的问题了。所以,如果员工坚持不签署竞业限制协议书,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防止员工流动带来不正当竞争,企业必须明确告知员工,职业生涯中
-
竞业限制对配偶有限制吗
劳动者在签订竞业限制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由于竞业限制合同限制了公民劳动的权利,因此,根据公平原则,企业必须给员工相应经济补偿。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
-
怎样获得商业秘密保护
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是目前企业比较通用的意中保密措施。保密协议中应当载明商业秘密的内容、保密范围、保密期限等。保密协议不仅可以约束员工保守商业秘密,还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证据之一。使权利人更易获得相应的赔偿。如果侵权人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
-
保密协议没有保密费合法吗
-
试用期签保密协议有效吗
-
保密合作协议范本:法律专家分享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