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者否认假冒商品为其出售
2004年11月,欧阳春在举行婚礼前携未婚妻到某购物中心买首饰。在珠宝拒台前,欧阳春的未婚妻看中了一枚钻戒。欧阳春以5000元的价格将该钻戒买下。2005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欧阳春将钻戒交给朋友拿到某鉴定中心鉴定,鉴定结论出乎意料:该钻戒是假胃的。欧阳春当即找到某购物中心珠宝专拒要求赔偿。珠宝专拒的老板表示,该专拒出售的珠宝都是从正规厂家进货,绝对有信誉保障,不可能出现假冒商品,欧阳春的钻戒肯定不是从该专柜购买的。欧阳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某珠宝专拒赔偿自己的损失,同时向法庭提交了购物发票和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某珠宝专柜承认欧阳春在该专拒购买价值5000元的钻戒一枚属实,但认为该钻戒与欧阳春所持的假钻戒显然不是同一枚,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二、经营者是否应承担举证责任
在本案中,当事人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欧阳春所持的经鉴定为假的钻戒是否为从某珠宝专柜购买的钻戒。无论是欧阳春还是某珠宝专柜,举证证明这一事实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该事实的举证责任判由谁承担,就意味着谁将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面临不利的诉讼后果。在本案中,欧阳春已经提供了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的有力证据。首先,欧阳春提供了购买钻戒时的发票,证明自己确实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与特定的对象有过交易行为;其次,欧阳春提供了某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证明了自己的钻戒为假冒的主张。结合这两项证据和当事人双方的陈述(当事人双方均承认曾发生过购买钻戒的交易行为),得出欧阳春在某购物中心珠宝专柜购买的钻戒为假冒的结论是合乎情理的。这种盖然性依通常的认识是存在的,并且足以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所以,欧阳春的主张初步成立。也就是说,此时欧阳春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已经完成,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已经转移到了珠宝专柜一方。那么,某珠宝专柜是否提供了足以推翻欧阳春所主张的事实的证据呢?某珠宝专柜的否认性主张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否认欧阳春在某珠宝专柜处购买的钻戒是假冒商品。这是针对欧阳春提出的所购买的钻戒为假冒的事实主张的反驳;二是某珠宝专柜主张欧阳春所持的假钻戒与在该专柜购买的钻戒不是同一枚钻戒。这是一个有利于某珠宝专柜的新的事实主张。上述第一层意思的口头反驳与欧阳春提供的鉴定结论相比较,显然无法推翻欧阳春提供的证据。而某珠宝专柜提出的欧阳春所持的钻戒不是在该珠宝专柜购买的新事实主张,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理应由某珠宝专柜承担举证责任。但某珠宝专柜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由于某珠宝专柜没有完成已经转移到己方的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所以,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不发生作用。欧阳春主张的事实成立,应当由某珠宝专柜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质疑产品质量的举证责任,指出涉及产品质量纠纷并要求赔偿时,生产者或经营者应承担举证责任。讨论了产品缺陷的四种分类及其对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警示缺陷、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跟踪观察缺陷。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应自行提供证据,如无法收集,法院可依法进行调
高危作业侵权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于高危作业侵权,加害人需承担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的举证责任。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举证
高空抛物伤人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无法确定侵权人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承担赔偿责任,除非能证明自身不是侵权人。高空坠物的归责原则要求被砸者证明自身被砸伤,楼上业主承担举证责任。责任主体是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按份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