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条款专属管辖是指合同中约定在发生争议时应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一种管辖方式。相比其他法定管辖方式,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排他性和强制性。专属管辖是法院管辖独有的制度,而仲裁并没有专属管辖权。
专属管辖主要排除其他法院的管辖权,而并不排除仲裁管辖权。
根据《仲裁法》第26条的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未声明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除非仲裁协议无效。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协议仲裁是仲裁中当事人自愿原则的最根本体现,也是自愿原则在仲裁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最基本保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必须有书面的仲裁协议,可以是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单独书写的仲裁协议书。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约定的仲裁事项以及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或裁或审制度尊重当事人选择解决争议途径的制度。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后,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不能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也不受理涉及仲裁协议的起诉。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仲裁协议或故意回避仲裁而将争议提交法院,被诉方当事人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法院驳回起诉,并将争议交付仲裁。
一裁终局制度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原则。裁决作出后即产生法律效力,即使当事人对裁决不服,也不能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一裁终局制度排除了一裁二审、一裁一复议和二裁终局的可能性。
签订合同时,当事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的,也可以在合同约定法院管辖,但约定管辖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所以约定仲裁或者法院管辖不属于无效条款。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
约定发起仲裁一方所在地的仲裁条款是无效的,属于约定不明,因此只能向法院起诉,不能要求法院给予仲裁。《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
国际商事仲裁只适宜于一定特性的争议,这是各国仲裁法及相关国际立法都认可的原则,也就是说,对当事人约定提交仲裁的争议,并不见得都可以由仲裁员行使实体管辖权,仲裁员或法院首先必须确定有关争议事项是否在仲裁范围之内,可否通过仲裁方式解决,这就是所谓争议事项
因电子商务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在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按其约定的地点管辖。当事人也可在电子商务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在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选择仲裁委员会,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