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设立仲裁委员会必须具备自身名称、住所和章程。
自身名称的设立是为了与其他仲裁委员会区分开来,使当事人能够选择他们所信任的仲裁委员会。住所是仲裁委员会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法律文件和其他函件送达的地点。
章程是仲裁委员会的行为准则,仲裁委员会只能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因此,章程对于仲裁委员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仲裁委员会的章程应根据仲裁法制定。
仲裁委员会应当拥有自身的独立财产。只有拥有独立财产,仲裁委员会才能获得权利并承担义务。
虽然仲裁委员会不从事经营活动,但它仍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因此,仲裁法并不要求设立仲裁委员会时必须具备特定数额的财产,但要求必须有与其活动相适应的必要财产。
仲裁委员会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组成人员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具体要求是:仲裁委员会由一名主任、两至四名副主任和七至十一名委员组成。
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必须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的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仲裁活动是由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的,而不是由仲裁委员会进行的。只有聘任了仲裁员,设立仲裁委员会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仲裁员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他们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为一年,期间会因为不同情况有所中断或中止。申请劳动仲裁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经过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后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包括答辩、公开进行、当事人到庭义务等。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先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的费用缴纳问题。当事人需缴纳仲裁案件受理费和仲裁案件处理费,可选择现金、银行卡或银行划账方式付费。费用标准依据争议金额而定,具体收费标准按照上海仲裁委员会的规定执行,当事人需妥善保管缴费凭证。
甲乙双方就某一事由达成的仲裁协议。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双方同意将纠纷提交至XXX仲裁委员会仲裁,并遵守仲裁裁决。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及工伤待遇和工伤医疗费的解决方案。当事人需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裁决。对于工伤待遇问题,需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当事人在解决工伤医疗费问题时需注意不超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