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意放弃的方式使仲裁协议失效,但是不能单方面放弃。放弃仲裁协议可以分为主动放弃和被动放弃两种情况。主动放弃是指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后经过协商一致,放弃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纠纷。被动放弃是指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另一方依法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有权继续审理,导致仲裁协议失效。我国《仲裁法》对被动放弃做出了规定。
当仲裁庭作出最终裁决并得到履行或执行后,当事人的争议事项得以解决,仲裁协议失效。只有当仲裁庭作出中间裁决或部分裁决时,仲裁协议仍然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分别规定了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条件和程序。如果仲裁协议被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的争议事项得以解决,仲裁程序终结。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应履行义务,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能再就该纠纷申请仲裁,也不能向法院起诉。但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撤销生效的仲裁调解协议和申请不予执行的权利。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欠款纠纷的解决方式以及申请支付令的效力。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欠款纠纷。申请支付令是有效追回欠款的方式之一,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在欠款纠纷中,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以支持其主张,包括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协议履行情况和买卖关系存在
苏州仲裁委员会为了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争议修订的新规则,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仲裁目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当事人申请仲裁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要件。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对当事人和相关主体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须遵守。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机构受理案件的基础,涉及对当事人重大权利的处分。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条件:当事人具有缔约资格和能力,协议内容明确并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