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的失效

时间:2023-09-30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710

仲裁协议的失效及其原因

一、当事人放弃导致仲裁协议失效

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意放弃的方式使仲裁协议失效,但是不能单方面放弃。放弃仲裁协议可以分为主动放弃和被动放弃两种情况。主动放弃是指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后经过协商一致,放弃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纠纷。被动放弃是指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另一方依法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有权继续审理,导致仲裁协议失效。我国《仲裁法》对被动放弃做出了规定。

二、仲裁裁决的履行或执行导致仲裁协议失效

当仲裁庭作出最终裁决并得到履行或执行后,当事人的争议事项得以解决,仲裁协议失效。只有当仲裁庭作出中间裁决或部分裁决时,仲裁协议仍然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三、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导致仲裁协议失效

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分别规定了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条件和程序。如果仲裁协议被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仲裁调解书生效导致仲裁协议失效

当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的争议事项得以解决,仲裁程序终结。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应履行义务,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能再就该纠纷申请仲裁,也不能向法院起诉。但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撤销生效的仲裁调解协议和申请不予执行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