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裁实践中,法院常常面临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被撤销以及不存在等情况下,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否定。然而,根据法律后果来看,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的情况与合同无效相同,都会使合同自成立时起无效。尽管合同的无效并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但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三种情形下,依附于合同的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不受影响。
《解释》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合同成立后未生效或者被撤销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适用仲裁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就争议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未成立不影响仲裁协议效力的效力。”因此,在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的情况下,仲裁协议仍然具有效力。
主合同的存在与否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影响问题较为复杂,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在法国,如果存在仲裁协议“显然无效”(比如主合同不存在)的情形,则法院不会中止法院程序。而根据英国1996年仲裁法规定,“构成或旨在构成其他协议一部分的仲裁协议不得因其他协议无效、不存在或者失效而相应无效、不存在或失效。为此目的,仲裁协议应视为不同的协议。”因此,英国法律将仲裁协议视为独立于主合同的协议。
综上所述,仲裁协议在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的情况下仍然具有独立性和效力。然而,主合同的存在与否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影响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和看法。
有效仲裁协议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及法律效力。在我国,有效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管辖权,并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仲裁协议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都有法律效力,对法院而言,有效仲裁协议排除其管辖权,但法院仍需执行基于该协议作出的裁决。在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仲裁协议
我国仲裁协议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说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期限是在仲裁庭开庭前,没有具体规定其他关于管辖权的异议提出期限。文章还介绍了仲裁管辖权的基本内容和仲裁机构通过受理案件确立的管辖权,包括受理仲裁申请和进行仲裁程序的管辖权,并扩展到其他方
黄某与上海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管辖权问题。黄某在工作中受伤后,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索赔。双方约定管辖被提出异议,一种观点认为约定有效,另一种主张因排除劳动者选择管辖的权利而无效。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约定管辖,而应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民商事争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可直接申请法院确认,无需经过仲裁程序。同时,《意见》还规范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旨在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