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裁实践中,法院常常面临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被撤销以及不存在等情况下,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否定。然而,根据法律后果来看,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的情况与合同无效相同,都会使合同自成立时起无效。尽管合同的无效并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但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三种情形下,依附于合同的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不受影响。
《解释》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合同成立后未生效或者被撤销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适用仲裁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就争议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未成立不影响仲裁协议效力的效力。”因此,在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的情况下,仲裁协议仍然具有效力。
主合同的存在与否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影响问题较为复杂,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在法国,如果存在仲裁协议“显然无效”(比如主合同不存在)的情形,则法院不会中止法院程序。而根据英国1996年仲裁法规定,“构成或旨在构成其他协议一部分的仲裁协议不得因其他协议无效、不存在或者失效而相应无效、不存在或失效。为此目的,仲裁协议应视为不同的协议。”因此,英国法律将仲裁协议视为独立于主合同的协议。
综上所述,仲裁协议在合同未成立、成立未生效以及被撤销的情况下仍然具有独立性和效力。然而,主合同的存在与否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影响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和看法。
甲乙双方就某一事由达成的仲裁协议。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双方同意将纠纷提交至XXX仲裁委员会仲裁,并遵守仲裁裁决。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市化工厂A与英国贸易公司B签订合资合同后发生的纠纷案件。合资公司在成立后,由于B公司未按时完成其投资义务,导致双方发生争议。经过仲裁庭的调解和首席仲裁员的解释,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仲裁庭出具了裁决书。该案反映了涉外仲裁执行问题的重要性,并提供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民商事争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可直接申请法院确认,无需经过仲裁程序。同时,《意见》还规范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旨在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方式
经济仲裁委员会的定义、职能及仲裁的相关内容。经济仲裁委员会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性仲裁机构。其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具有相同法律效力,且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此外,合同投资者等之间的合同争议可通过仲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