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4-01-1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923

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它是仲裁制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仲裁协议的自愿性

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来源于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授权,仲裁机构不能受理没有书面仲裁协议(含仲裁条款)的仲裁申请。

2、仲裁机构的选择自由

当事人在选择、约定仲裁机构时,不受地域管辖的限制,也不受级别管辖的制约。

3、仲裁员的自主选定

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员名册中自主选定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也可以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代为指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4、争议事项的约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交由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包括全部或部分争议的交付方式。

5、审理程序的约定

在开庭和裁决的程序中,当事人还可以约定审理方式、开庭形式等有关的程序事项。

自愿原则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诸项权利的集中体现,是仲裁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仲裁独立的原则

仲裁的独立,指的是从仲裁机构的设置到仲裁纠纷的整个过程,都具有依法的独立性。仲裁法确立的仲裁独立的原则,是我国仲裁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里程碑。仲裁独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仲裁与行政机构脱钩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有利于仲裁具有公正性、权威性。

2、仲裁组织体系的相对独立

中国仲裁协会作为社会团体相对独立于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无高低之分、无上下级之分,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相互独立。同时仲裁庭对案件独立审理和裁决,仲裁委员会不能干预。

法院对仲裁裁决虽然有着必要的监督,但并不意味着仲裁附属于法院。仲裁法规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的原则

此项原则是公正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根本保障,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所应当依据的基本准则。

1、根据事实

在仲裁审理过程中,要全面、深入、客观地查清与纠纷有关的事实情况,包括纠纷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现实状况以及争议各方的争执所在。

2、符合法律规定

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仲裁庭应当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确认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赔偿责任的方式以及赔偿数额的大小。

3、公平合理

仲裁庭在仲裁纠纷时应当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仲裁员在审理纠纷时应当处于公正地位,公平地对待双方当事人。

同时公平合理还意味着,在仲裁中所适用的法律对有关争议的处理未作明确规定时,可以参照采用在经济贸易活动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作法,即经济贸易惯例或者行业惯例来判别责任。这样做既体现了与诉讼相区别,也是仲裁的基本精神所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合法原则是指在对人事争议进行仲裁时,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争议案件进行审查和处理,作出公正的裁决。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其中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

  • 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

      人事仲裁原则,是指在人事争议仲裁活动过程中,仲裁机关和仲裁参与人都必须遵循的准则。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包括:。这一原则要求仲裁机关在处理人事争议案件时,必须首先查清事实,取得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在对案件事实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上,以国家有关法律

  • 民法典欺诈的规定是什么

    第149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诚信原则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则,其要求当事人应当以善意的、诚实的、自觉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

  • 申请人怎样申请中国涉外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如申请人为外国当事人,其申请书应当用中文文本提出。6 .该裁决不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危及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 论入世条件下中国仲裁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完善(一)
  • 仲裁的基本原则
  •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强行法对意思自治的影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