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它是仲裁制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石。
1、当事人双方共同意愿: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来源于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授权,仲裁机构不能受理没有书面仲裁协议(含仲裁条款)的仲裁申请。
2、自主选择仲裁机构:当事人在选择、约定仲裁机构时,不受地域管辖的限制,也不受级别管辖的制约。
3、自主选定仲裁员和仲裁庭:当事人可以自主选定仲裁员,也可以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代为指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4、约定交由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当事人可以约定交由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对于未约定交由仲裁解决的争议,仲裁机构不能主动审理和裁决。
5、约定审理方式和开庭形式:当事人可以约定审理方式、开庭形式等有关的程序事项。
仲裁的独立指的是从仲裁机构的设置到仲裁纠纷的整个过程,都具有依法的独立性。
1、仲裁与行政机构脱钩: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2、仲裁组织体系中的相对独立:仲裁协会、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三者之间相对独立,仲裁庭对案件独立审理和裁决,仲裁委员会不能干预。
此项原则是公正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根本保障,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所应当依据的基本准则。
1、根据事实:在仲裁审理过程中,要全面、深入、客观地查清与纠纷有关的事实情况。
2、符合法律规定: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确认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赔偿责任的方式和数额。
3、公平合理:仲裁庭在仲裁纠纷时应当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仲裁员应当处于公正地位,公平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同时,在仲裁中所适用的法律对有关争议的处理未作明确规定时,可以参照经济贸易活动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作法,即经济贸易惯例或者行业惯例来判别责任。这样做既体现了与诉讼相区别,也是仲裁的基本精神所在。
或裁或审制度以及一裁终局制度的相关内容。前者尊重当事人选择争议解决途径的权利,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管辖权,但特定情况下法院仍有权审理案件。后者则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不可再向法院起诉或复议,但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时可申请审查核实。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分析了举证责任的两方面含义,并指出劳动争议仲裁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特殊性导致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应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原则。对于平等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对于隶属关系和人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申诉人需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并且申请属于受理范围和管辖范围内。仲裁委员会审查受理后,将组织仲裁庭进行调查取证、拟定仲裁方案等工作。仲裁庭将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自行退庭的当事
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来源于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授权,仲裁机构不能受理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仲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