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仲裁申请书(注明申请事由),一般一式两份,若被申请人为多人,则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 申请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3. 若有委托代理人,则应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 被申请人的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还原件。
6. 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除提交第一类中的(1)至(6)项资料以外,申请人还需推荐3至5名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对于属于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1.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与第一类第(6)项要求相同)。
3.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5. 若有委托代理人,则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6. 提交证明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