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采用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包括一名首席仲裁员。对于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根据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仲裁庭的组成情况。
根据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享有质证和辩论的权利。在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开庭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但是需要得到仲裁员的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当事人对于劳动仲裁裁决无权上诉,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包括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而管辖则根据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劳动仲裁庭审笔录的查阅问题。单位签字认可的庭审笔录具有法律效力,除非有证据推翻其自认事实。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时需要查阅劳动仲裁阶段的庭审笔录,进入诉讼阶段时这是被允许的。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应当公开进行,但也存在不公开的情况。
劳动仲裁程序的概述,包括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受理与答辩、开庭与裁决、案件审理与结案、调解与调解书、申请司法救济以及执行调解书和裁决书等环节。该程序旨在为劳动保障当事人提供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