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人应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申诉书》,并准备三份,其中两份提交给仲裁委,一份留存。申诉人是劳动者的,需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诉人是用人单位的,需提交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申诉人需准备能够证明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根据仲裁委的要求,申诉人需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相关材料。如果被诉人是用人单位的,需提交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经营地等情况。如果被诉人是劳动者的,需提交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仲裁委在收到《申诉书》后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并将决定送达当事人。
决定受理的案件,当事人需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到仲裁委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办理受理手续。决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将向申诉人送达《不予受理通知书》。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劳动者维权的注意事项。解决途径包括劳动监察、调查取证处理以及劳动仲裁。劳动者维权需注意学法懂法用法、收集证据以及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在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应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并注意收集与劳动关系相关的证据。
工伤鉴定申请书的申请部门及相关流程。职工工伤鉴定申请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若用人单位不认同工伤情况,行政部门可根据提供证据作出认定。对于工伤伤残鉴定,如申请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特别是当职工存在旧伤时,可申请仲裁机构重新鉴定。文章还包含了一个具体的
劳动者维权中的证据要求,包括需要提供哪些证据以及如何收集证据。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需要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而雇主掌握的证据需由雇主提供。文中还介绍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包括受理、调查取证、调解、裁决和执行阶段。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不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法作为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其规定的仲裁时效一年与劳动法的仲裁时效六十日不一致,应当适用劳动仲裁法的新规定。但新规定只能适用于5月1日起发生的情况,不能溯及之前。因此,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