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法最早于1953年制定,1979年重新修订,其后经过四次修改。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将进行第五次修改。此次选举法修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听听委员、代表在讨论时是咋说的。
一问:有几个真正的农民代表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说,选举法修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选出的人大代表真正代表人民的诉求。“现在的农民阶层分化了,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既务工又务农的,剩下的才是纯农民。”“从全国人大代表以下,各级农民人大代表有几个是真正的农民代表?”
周国富认为,选举法修正后,农民代表将会扩大,使得以后产生大量的有钱农民代表,他们并不能反映出真正的农民的诉求,“而一般的纯农民是很难选上代表的。”
他表示,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今后农民中的人大代表如何代表农民中分化出来的各阶层的利益,是需要迫切考虑的。
“我们现在看起来有不少代表,但是老百姓反映自己诉求的渠道还是很少,很多人为此只能去上访。”周国富说,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很多地方选人大代表的时候热热闹闹,但是代表选出来后,连人都见不到。
二问:“委托投票”留还是不留
“委托投票”到底是保障了外来工的投票权,还是为“贿选”提供了便利?这种投票方式应不应该保留?
根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
广州市白云区江村党委书记谭矩添说,接受委托的人按照受委托人的意愿,怎么去证明意愿的真实性。更麻烦的是,这给拉票、贿选的人提供了便利。他认为,“应该一人一票,不允许委托”。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却不同意取消。他说,如果取消,恐怕有很多人投不了票。
三问:选举中拉票怎么办
“选举中的拉票行为怎么办?”全国政协常委田聪明的问题简明扼要。“一旦发现就处理啊。”旁边的委员回答说。
坐在一旁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说,“竞选就要有拉票,拉票是正常的,关键是拉票有很多办法,怎么来规范。”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张左己在发言中说:“现在的被选举人拉票,有些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要是不拉票,别人拉票,你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他说,有些地方的选举表明,如果不拉票,有些优秀的干部确实选不上。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民主治理的具体体现。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公民还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并需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它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
选举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该修正案旨在调整各级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减少官员代表数量,增加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代表性。同时,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上限也有所增加,以适应人口增长和民主进步的需求。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选举权的享有者、参选人员的登记以及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职责。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选人员需符合一定条件并经过登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则需贯彻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
中国人大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选举法”。在提交大会审议后,代表讨论修正案草案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讨论中还是提出不少意见,因为这选举法规范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实施细则算地方法规,只要地方人大常委展开立项论证、然后加以修改,就可通过实施。当然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