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安置费与职工因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补偿金是不同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获得的补偿金是根据劳动法直接规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企业的职工安置费是根据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兼并等相关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规章规定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只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
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企业的破产分配,这一规定参照了《破产法》的规定。职工的补偿金由企业负担,属于劳动法上的法定责任,对应的是职工的补偿金请求权。
根据国发(1997)10号文的规定,除了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破产企业的破产外,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费不由企业负担,而是通过当地政府补贴、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等渠道解决。职工的安置费并不是一次性发放给职工的,而是用于转业培训、介绍就业、发放基本生活费等就业安置用途。因此,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通常不会从企业破产财产的变卖中支付,也不会与企业的破产债权人的利益发生冲突。
根据国发(1994)59号文和国发(1997)10号文的规定,在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时,其职工安置费由企业负担。破产企业在转让土地使用权后,应优先从转让所得中支付职工安置费,即使土地使用权已设定抵押,也应优先支付安置费后再偿还抵押权人的债权。如果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不足以支付安置费用,则从企业其他财产的转让所得中拨付,优先支付未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不足的再从已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中支付。最后,如果仍然不足,根据企业的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负担。因此,对于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来说,职工安置费不仅优先于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债权,甚至优先于设定了担保的债权,在顺序上更接近于破产费用。
关于改制企业、国有破产企业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问题。对于改制企业,已改制的按立项时标准,未改制的按全市职工年均工资计算。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考虑企业正常生产年份年均工资和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企业更换法人后的债务承担问题。企业工商登记事项变更时,原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担。更换法人不影响公司贷款还款责任,债务的承担者是公司而非个人。在公司破产时,债务清偿顺序依照法律规定,优先清偿职工权益、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所需材料的具体内容。债务人需提交主体资格证明、基本情况说明、债务和债权清册、关联企业业务往来说明、财务会计报告等。同时,债务人需提出职工安置方案、破产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报告。另外,出资人申请时还需提交权益调整初步方案,以及法院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