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职工如何安置和补偿
时间:2025-01-06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企业破产职工是否有补偿?首先需要确定职工与破产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然后企业宣告破产时,劳动合同终止,同时应当向职工支付补偿金。那么具体该怎么支付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就这一问题为您提供解答,欢迎阅读。
企业破产职工的安置和补偿问题
破产企业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根据这一规定,当人民法院对破产企业做出宣告破产裁定之日起,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终止。
终止劳动关系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根据这一规定,当企业被宣告破产,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时,企业应当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第一款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劳动合同法》第47条第3款规定:“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3款的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因此,破产企业职工在劳动合同终止后,根据其在企业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于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职工,也按一年计算经济补偿。对于工作不满六个月的职工,应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的计算是根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年限的计算是从本法施行之日起开始计算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
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与离、退休人员的交接管理问题。在破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向法院报告职工人数和分流安置方案,积极利用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对于自谋职业和调出的职工有不同的奖励和安置费标准。同时,也详细说明了离、退休人员的交接管理方案以及
-
一、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
主体资格
主体资格的要求以及债务人申请破产所需材料。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具备被申请破产的主体资格。申请材料包括破产还债申请书、企业主体资格证明、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审计报告等。审计报告需反映注册资金、亏损、债
-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及相关流程。破产程序终结是在多种情况下法院作出裁定结束破产程序的行为,其中包括企业通过和解和整顿恢复盈利等。破产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受理等多个具体步骤,以及破产清算的程序流程。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清算组的成立及作用,包括接管企
-
债务人的破产重整申请所需材料
-
债权诉讼时效的定义与影响
-
关闭破产企业的人员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