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向法院申请破产时,破产企业应向市劳动局报告职工人数和分流安置方案,并由市劳动局认定职工人数。
2. 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应积极利用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转岗、转业培训。同时,与市、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合作,为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积极推荐新的工作岗位。
3. 对于自行调出的职工,需给予一次性奖励。根据调出时间,每人奖励分别为:调出一个月内奖励2000元,两个月内奖励1500元,三个月内奖励1000元。
4. 自谋职业的职工可一次性给付安置费,标准为本市企业职工上年年平均工资收入的三倍。在发放时,可根据参加工作时间进行适当划分。
5. 用人单位安置破产企业职工时,每安置1人应按本市企业职工上年年平均工资收入三倍的标准给予安置费。
6. 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工作应在法院宣告破产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对于既不愿意接受系统内安置,也不愿意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且不自谋职业和调出的职工,在超过3个月后,按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将其档案转入社会失业,领取失业救济金。
7. 自谋职业费和失业救济金不可重复享受。自谋职业的职工需与企业签订“自谋职业协议书”,领取一次性安置费,并将档案转至职工户口所在区县劳动局,不再享受失业救济金。
8. 在法院宣告破产当月,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经本人申请可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1. 破产企业应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将退休人员的档案材料通过所在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移交至其居住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街道(镇)劳动部门负责发放退休费、报销医药费等日常管理工作。
2. 破产企业宣布破产后,如需为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应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计算退休费用,并报破产企业所在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办理退休手续。同时,将相关资料移交至退休人员居住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破产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离、退休费。
3. 破产企业离休人员的基本离休金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在清偿除了离休人员基本离休金以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用后,将清偿费用移交给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离休人员的管理服务。
1. 为保证退休职工的生活和医疗需求,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预提退休人员所需费用划拨至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 根据北京市上一年居民平均寿命,按照破产企业全部退休人员的实际年龄到达平均寿命的年限,采取“区别性别,平均计算”的方法,预提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超过平均寿命的人员不提取。
3. 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应按照法定清偿序列,优先清偿企业所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包括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和借支的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费。
4. 根据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破产企业职工人数,清偿破产企业拖欠的各项费用和经济补偿金。
5. 在计算清偿和预提社会保险费用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市政府和市劳动局的相关规定,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指导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由破产企业清算组报市劳动局确认后,按规定顺序进行清偿。
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与离、退休人员的交接管理问题。在破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向法院报告职工人数和分流安置方案,积极利用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对于自谋职业和调出的职工有不同的奖励和安置费标准。同时,也详细说明了离、退休人员的交接管理方案以及
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所需材料的具体内容。债务人需提交主体资格证明、基本情况说明、债务和债权清册、关联企业业务往来说明、财务会计报告等。同时,债务人需提出职工安置方案、破产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报告。另外,出资人申请时还需提交权益调整初步方案,以及法院认为
破产是指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根据法律程序由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并进行债务偿还的制度。狭义的破产制度指的是破产清算制度,广义的破产制度还包括重整和和解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等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的审核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