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时间:2024-06-1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306

终结执行程序的立法缺陷及成因

一、《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第五项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了终结执行的情形,其中第五项规定了自然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情形,即被执行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且丧失劳动能力。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条款很少被适用。

确定被执行人是否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是否无收入来源、是否丧失劳动能力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很难确定被执行人是否会在将来获得财产。由于博彩业的盛行和意外的赠与等情况,个人偶然获得大额款项的机率上升,因此被执行人有可能重新恢复被执行能力。该条款将被执行人的现有财产和可能获得的财产都纳入了可供执行范围,这要求执行法官具有对未来事件的极好预知能力,要求其确信被执行人将来不会获得任何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然而,实际上很少有法官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导致了现在的情况:《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第五项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而且由于结案率的压力,实践中逐渐演变成了非法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二、《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第五项的立法成因

《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第五项规定的终结执行,只适用于自然人被执行人,当其“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时,才能适用。这是因为自然人与法人在参与商品交换过程中地位不平等。法人并不具有血肉之躯,其消亡并不意味着一个生命的逝去。因此,当法人破产时,执行程序会被中止,债权人可以通过参与破产程序实现债权。破产清算完结后,法人的主体资格已经丧失,无法参与商品交换活动。

自然人与法人不同,无论在清偿债务时财产状况如何,自然人的主体资格不会因偿债不能而消失。因此,自然人应当与法人一样,承担相同的义务和责任。对自然人来说,某些国家的破产法认为其不能适用破产程序,这是不公平的。自然人与法人一样,都是市场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应当承担相同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程序中的留守人员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 破产整顿与和解制度

    破产整顿与和解制度的相关内容。企业申请破产后,可进行破产整顿以改善经营管理并恢复偿债能力,根据和解协议制定整顿计划和方案。和解制度旨在避免破产发生,给债务人重整事业的机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了整顿的程序、期限、和解协议的提出和法

  • 小额债权人的特殊保护

    小额债权人的特殊保护问题。我国新《破产法》允许增设小额债权组,规定较高的清偿比例和较短的清偿期间。不同国家对于小额债权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一些国家采取特殊处理,如一次性支付或提前清偿。我国应借鉴此做法,规定小额债权的提前清偿制度,以减少程序障碍、保护

  • 一、企业社会责任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缺失
  • 合伙企业债务清偿方式是什么
  •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